游客发表
在目前债市持续低迷,银行隐现经济环境并未显著改善的理财条件下,银行理财巨额资金投向何处,资金资产从而获得如此高的投向腾挪稳定收益呢?
银行业内人士透露,理财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向高收益的难明房地产信托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类信托等非标资产。实际上,非标银行理财产品是魅影非标资产最初的“藏身之处”,以后逐渐增加同业资产等。银行隐现由于对利率不敏感,理财即使近期资金利率大幅上升,资金资产也未能抑制有地方担保的投向腾挪城投平台等非标体系对融资的旺盛需求。
今年3月,难明银监会下发8号文,非标对理财产品中的魅影非标资产划出总量上限,其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应不超过理财总额的银行隐现35%和银行总资产的4%。多数银行纷纷就理财账户中的超额非标进行应对,一种通行的方法就是通过发行大量机构理财做大分母,即“理财总额”来间接扩充非标额度。而且,银行通过内部交易实现“资金池”的操作掩盖非标等投资。
以某大型国有银行预期收益率达6.15%-6.45%、募集规模为30亿元的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其投资领域为10%-90%的高流动性资产,10%-90%的债权类资产, 0%-20%的权益类资产,0%-50%的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
说明书显示,“按目前市场收益率水平测算,资产组合预期年化收益率约6.17%-6.47%,扣除销售手续费、托管费,产品到期后,若所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本金和收益,则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约6.15%-6.45%。测算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若产品到期后未达到客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银行不收取投资管理费;在达到客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情况下,银行再按照本说明书约定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支付给客户收益后,将超过部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收取。”
从说明书中投资者并不知道银行究竟把钱做了哪些投资,规模达30亿元的理财资金也并未与投资标的实现一一对应。业内人士认为,此类产品实质仍是“资金池”产品。信托界资深人士认为,只要是理财产品按照预期收益率而非产品净值支付给投资者收益,就是“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是银行掩盖很多违规投资的重要手段。首先,银行把很多不同质的资产放入同一个“资金池”内,造成各笔理财资金风险、期限、收益无法匹配。其次,银行甚至将不同的资产池转移、合并,可以用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来弥补信贷资产的亏损,用高收益产品的利润弥补亏损产品。
从过往经验看,银行“资金池”比较多的投向债市、房地产信托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类信托,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就是非标资产。
12月11日,财政部续发行2013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期限为7年,其加权中标利率为4.6176%,刷新同期限品种自2004年11月24日以来的历史新高。11月20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攀升到4.7242%,达9年以来的最高点。4.7%意味着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约1.4倍,债市钱紧可见一斑。
“此前因为国债收益低,银行不愿意买,才导致国债价格飙升。”某股份制银行投行部人士介绍,大多数银行配置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非标资产和高收益债券(即垃圾债)。而所谓的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实际上是经过包装的信贷资产,流动性极差。
把信贷资产包装成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或买入贩售资产管理受益权,银行就把贷款业务成功地变成同业业务。相比于贷款业务,同业业务所受监管相对更松,比如对同业资产的风险资产权重系数为25%(意味着同业业务的资本金消耗更低),同业业务(即使资金的实质用途与贷款相同)不受存贷比约束,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对同业资产也不必计提拨备等。
而银行的同业业务自然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再加上非标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更不透明,但操作灵活,内部有很多利益输送空间。因此,专家认为,在当前的资金压力下,债市的信用风险比2011年的信用风险概率更高。
同时,随着债市估值中枢不断飙升,近期200只债券基金跌破“1元”面值,多只债券基金因亏损遭遇大量赎回。在这样的行情下,主要投资债市的银行理财产品真能独善其身?
有业内人士透露,银行在今年“6·20钱荒”时推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一些到期时已经发生亏损,但银行并没有对外披露,而是通过内部理财组合的关联交易转移收益,弥补到期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目前大多数银行都宣称对理财产品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因此每个理财产品都能单独核算到期收益。但银行通过内部交易,实际上使单独核算形同虚设,如银行可以在理财产品之间进行投资品(项目或债券)的高买低卖或低买高卖倒腾收益,效果非常显著,每只理财产品都能瞬间达到预期收益,对于即将到期的收益甚至还是负的产品,可以通过几笔交易瞬间将收益调整到位。
在银行还在消化上一波“钱荒”所发售理财产品产生的亏损时,又要在低迷市场环境下发行收益率更高的产品。此前,银行理财收益稳健,业绩超过基金,主要是因为配置债券。不过今年,债市持续熊市,收益率不断上升,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银行理财的收益会大幅缩水。
在投资公司负责人看来,银行和电商等拼抢资金可能正是某种悲观事件的开端。他认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利润率在10%以上的企业、能够承受10%以上资金成本的企业凤毛麟角。即便是“咬牙”接受了,偿债意愿和能力有多强?如果企业违约怎么办?
标签:收益率|业内人士|10%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