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粗毛纤孔菌Inonotushispidus,桑黄俗名粗毛黄孔菌或粗毛黄褐孔菌,粗毛为锈革孔菌(Hymenochaetaceae),纤孔学成纤孔菌属(Ionnouts)的菌化究进药用真菌,是分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桑黄”的正源,
在我国黑龙江、理作吉林、用研辽宁、桑黄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均有分布,粗毛主要生长在桑树、纤孔学成水曲柳、菌化究进榆树、分药杨树和日本槐上。理作该菌在河北承德地区、用研山东“黄河故道”临清和夏津一带以及新疆阿克苏地区均被作为传统中药“桑黄”使用。桑黄从秦汉时期到清代的多部本草著作中都记载了“桑黄”,并且其名称从“桑耳”逐步演变为“桑黄”。最早在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
“桑黄”最早出现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中,有“桑黄,味甘、辛,无毒”的记载,在同一朝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治妇人及女子赤白带方”的复方记载,是治疗妇科病的传统中药。近年来,由于粗毛纤孔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内含有多糖、多酚类、三萜、甾醇类等多种化学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粗毛纤孔菌药用价值广泛,该菌不但抗肿瘤效果显著,而且具有很好的降血糖、降血脂和活血化瘀功效,还有报道称该菌具有抗炎和抗病毒等作用,能有效治疗癌症、糖尿病、口腔溃疡、炎症、关节炎、痛风和脱肛泻血等。
粗毛纤孔菌作为传统中药“桑黄”在医药领域、保健品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能,正因此关于粗毛纤孔菌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系统整理和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上述领域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有助于进一步明晰粗毛纤孔菌的药用价值,为粗毛纤孔菌的资源开发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也可为相关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研究
粗毛纤孔菌所含的化学成分含有多糖类、多酚类、甾体类、萜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色素类物质。
1.1多糖类
“桑黄”类真菌中多糖成分以水溶性多糖为主,多以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树胶醛糖和木糖通过化学键的作用力相互结合而成[20]。刘鑫对液体发酵制备的粗毛纤孔菌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得到一多糖成分,经检测多糖含量为98.64%,蛋白质含量为0.06%,主要由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氨基葡萄糖组成,对应质量百分比分别为96.19%、0.53%、0.56%、0.73%、1.75%和0.25%,其中葡萄糖是主要单糖,其骨架由α-D吡喃葡萄糖构成。
张媛将粗毛纤孔菌水提液用乙醇沉淀,大孔树脂纯化、离子交换层析过滤等分离纯化方法得到两种多糖。她进一步对粗毛纤孔菌、椭圆嗜蓝孢孔菌、火木层孔菌、木蹄层孔菌4种多孔菌子实体粗多糖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含量为4.1%,高于其它3种多孔菌。王占斌等对水提醇沉法提取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及得率为水浴时间5.2h,水浴温度80℃,料液比1:29g/mL,多糖得率9.65%。
秦俊哲等对韩国和日本的“桑黄”子实体中多糖进行了对比,表明“桑黄”中多糖类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韩国“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包括5种单糖,而日本有6种。齐欣等对不同树种上的“桑黄”的多糖含量进行比较,也表明桑树上的多糖含量最高。她认为“桑黄”的多糖含量不仅与地域环境有关,也与树种存在很大的关系。
1.2多酚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桑黄”研究发现,多酚类化合物有着新颖结构和较好活性,有的甚至是新奇骨架,多酚类化合物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多酚类成分是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主要的色素类成分,主要为Hispidin、Hispolon、Bis-noryangonin、HypholomineB和3,14-Bihispidinyl。Zopf在1889年一次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化合物Hispidin,直到Edwards在1961年将该化合物鉴定为6-(3,4-二羟基苯乙烯基)-4-羟基-2-吡喃酮[6-(3,4-dihydroxystryl)-4-hydroxy-2-pyrone]。
昝立峰等从寄生于水曲柳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Hispolon、Hispidin、InonotusinA、InonotusinB、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InoscavinC、InoscavinD及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9个多酚类物质,其中化合物InonotusinA、Inonotusin B为两个新化合物[28]。杨树东等对粗毛纤孔菌研究,在其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多酚类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phellibauminA、3,3ʹ-亚甲基双[6-[2-(3,4-二羟苯基)乙烯基]-4-羟基-2H-吡喃-2-酮](MBP)、肌苷、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李庆杰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5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phellibauminA、phelligridinC、phelligridinC′和phelligridinD,3ʹ4 ʹ-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其中phelligridinC、phelligridinC′是顺反异构体,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19)和反式的phelligridinC′为两个新化合物。
1.3甾体类
甾体类成分是“桑黄”属真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化合物。昝立峰等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手段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麦角甾醇、7(8),22(23)-二烯-3-酮-麦角甾烷、(22E,24R)-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齿孔酸5个麦角甾类化合物。杨树东等也在粗毛纤孔菌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麦角甾醇和齿孔酸。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菌物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桑黄,多酚,甾体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