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3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循环模式
由于中国传统农业是中国典型的个体小农经济,产业和组织化程度极低,古代且总体上来看古代循环农业的循环发展程度较低,不适合直接沿用现代循环农业模式的农业分类方法。本研究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特点站在关键核心纽带的模式角度将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分为:以土壤地力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模式、以自然条件为核心的特征循环农业模式和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模式等3种循环模式(表1)。
3.1以土壤地力为核心的中国循环模式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中,先辈们就有充分用地、古代积极养地、循环用养结合的农业优良传统,因而使农田保持肥沃,模式可长期用于耕种。特征在农田不断向植物输送营养的中国同时,通过不断向土壤施肥输入营养物质,古代保持营养物质通过土壤耕作进行循环。循环我国古代用养结合的农业循环模式主要以用地和养地两方面,养地主要是通过向耕地大量投入粪肥等营养物质来提高土壤地力,用地主要是通过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经久不衰。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了解到土地的质量和土壤的肥力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高低。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至人功,以助地力”指明了通过施加农家肥,增强地力能够有效促进粮食生产的道理。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农家肥的制作、利用,实现了“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中,农家肥一直被劳动人民视为核心生产资料。清代的《知本提纲》中的“酿造十法论”中把农家肥概括为十大类“人粪、畜粪、草粪、火粪、泥粪(河淤泥塘)、骨粪、苗粪(绿肥)、渣粪(饼肥)、黑豆粪、皮毛粪”,这些肥料,肥效各不相同,用法用途也各有差异,“羊壅宜于地,猪壅宜于田”。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中使用的农家肥主要为有机肥,但也有无机肥,如石灰、草木灰、骨粪和墙角灰等。明朝著作《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蘸秧根,石灰淹苗足”,这主要是由于南方水量充沛,很多农田都长期浸泡在水中,通过石灰等有机肥来调节水温。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粪肥的深刻认识,使得以农养物、以牧促农,农牧互补等多种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了农林牧渔副五产互利互补、相互融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南方浙江地区产生了粮食酿酒,酒糟喂猪,猪粪还田的“粮-酒-猪-粮”的循环农业模式。用现代循环农业的观点上看“粮-酒-猪-粮”模式就是典型的“种养加”循环农业。中国古代用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中集大成者是基塘循环体系。明代开始中国就开始利用畜禽粪便来进行水产养殖,在珠三角和太湖流域的发展更具特色。当地农民在空地上挖出深塘,挖出的泥土覆盖在池塘边形成基,塘内养鱼,基上种桑,使水产养殖和种植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桑基鱼塘农业循环模式: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塘泥肥基,基肥促桑。清代《高明县志》中有记载:“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此后,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又从桑基鱼塘发展出蔗基鱼塘、菜基鱼塘、果基鱼塘等多种基塘系统。
由于人民对粪肥的重视,从唐代开始中国社会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粪夫”也叫“夜香郞”,他们以清理城市垃圾和粪便为职业,定期清理城市中的粪便,再转运至农村售卖以获取经济利益。《太平广记》中就有记载,“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这样又促进了城市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农村地区从农田中收获粮食并传输至城市,城市居民消费后将废弃物又回归于田。
除此之外,为保持土壤地力,我国古代先民通常选择休耕的方式来恢复土壤肥力。但随着社会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土地粮食产出压力越来越重,人地关系越发紧张,我国的农业发展需要“尽地力”方能养活众多人口土地,休耕在战国以后基本未大面积出现。根据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和地理环境限制,我国古代的修改存在不同的形式,如:南方山区盛行的畲田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撂荒制,江南地区的耕地水淹被迫休耕,北方地区粮食收获后放牧。
此外,我国古代先民还发明了代田法、区田法和亲田发等特殊的休耕方法来保证土壤地力。此外,间作和轮作也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中保持地力的重要形式。谷豆间作是古代农业在用地中养地的典范,在收获谷物和豆类后,由于豆类秸秆具有较强的肥效,直接翻耕作为绿肥能有效保持土壤肥力。谷豆间作在我国古代南北方通行,主要类型有:大豆—谷子混作,玉米—大豆间作,小麦—大豆间作及水稻—大豆间作。轮作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不同时间序列轮流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汉代《氾胜之书》有记载“区种麦,……禾收区种”,这说明我国在汉代就开始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模式。合理的轮作方式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元素,提高肥料效力,可改良土壤结构,可防止病虫害。无论是休耕还是间作、轮作技术都是通过种植业农田的内循环,利用土壤微生物将绿肥或其他粪肥分解转化为营养物质,使土壤地力保持在适当水平,从而为之后的农业生产打下基础。
土壤地力保持理论作为中国传统农业中用养结合农业循环模式的关键,对于今天循环农业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英国学者A·霍华德在研究“堆肥法”后提出的“有机农业”其实质仍未超出我国古代的“力勤多粪”和“沤制绿肥”的范畴;现代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连作、轮作和复种、套种等农耕体制和种养加等生产方式正是中国古代的用养结合农业循环模式思想的承袭和发展。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10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循环,增强,石灰,紧张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