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宿松融媒讯2月20日,宿松诗歌松新大年正月十一,县文想助宿松县“话诗歌、联召谈理想、开话助发展”交流会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开。谈理会议邀请18名返乡在读大学生们欢聚一堂,发展一起对话诗歌写作,交流展望诗歌未来,闻网共谋擦亮宿松“中国诗歌之乡”名片良策,宿松诗歌松新共商家乡发展大计。县文想助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联召18名大学生均进行了认真思考,作了充分准备,开话相继交流思想,谈理积极建言。发展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一的交流苏妮认为:“诗歌创作者不仅要会创作,还要会传播。数字化时代,可以尝试借助AI工具进行诗歌的辅助创作。”安徽大学大二的尹润清建议:“诗歌,作为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历史的记忆。可以借助打造诗歌文化IP的方式擦亮中国诗歌之乡品牌,并打造具有文化IP特色的产品和体验。”安徽医科大学大一的刘曾华说:“将诗歌融入乡村,可以让这片土地更加生机勃勃,也为生活增添一份浪漫和诗意。”广西民族大学大二的胡天分享:“信息化的时代,诗歌的发展也该与时俱进。诗歌的遣词造句不应该生硬。诗歌要想面向大众,就要有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更多人感受诗歌魅力。”现场发言积极,气氛热烈。
“当代诗歌若想提升自身影响力,音乐化是否为一种可取的路径?”“我们写诗需要进行系统性知识学习吗?它们会不会破坏我们的灵感?”“如何处理我们的私人化表达与大众期待之间的裂缝?”这些问题也被大学生们提及。
与会人员分别就如何擦亮“中国诗歌之乡”品牌发表了个人观点。本土作家、诗人为学生的疑惑进行了解读,介绍了宿松诗歌发展情况和地域文化等,并分享了多年的心得体会。
“没有真实,只有真实感。”“不要有撕裂的认识,诗歌和世界从来没有分开过。”两个多小时的诗歌交流活动干货满满,金句频出,智慧的火光闪烁不断,宛如一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引领宿松诗歌走向更开阔更多元的理解。
会议达成了一致共识,一定要发挥青年学生的力量,做到老青少结合,并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增进交流和探讨,拓展实践载体,加强传播和推广,努力擦亮“中国诗歌之乡”名片。同时,鼓励大学生多学习、多写作,大胆投稿,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宿松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变化。
此次交流会,得到了广大在读大学生、学生家长和本地学校老师的高度肯定。县文联负责人表示,类似活动将持续开展,努力为广大学生搭建交流互动平台。(通讯员 胡松本 古金)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