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和研发随着乳品工业的中国准配展发展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3月,婴幼全国有11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和配方注册证。儿配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从“第一代”到“第四代”在国家标准和相关政策以及配方方面多次迭代更新,乳粉产方最新版国家标准于2021年3月18日公布,品标婴幼儿配方乳业行业面临二次配方注册提升考验,中国准配展生产企业在配方研发和申请注册时间过度上的婴幼难度空前绝后;在市场空间不大且市场细分更甚的形势下,本文提出了企业个性化配方,儿配特别是乳粉产方以全羊乳粉的产品原料与配方开发可能带来市场突围的积极影响,旨在助益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的品标研发。
中国的婴幼婴幼儿配方乳粉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1979年,儿配由内蒙古轻工科研所、乳粉产方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品标内蒙古海拉尔乳品厂、黑龙江双城儿童乳品厂研制第一代婴儿配方乳粉——“母乳化乳粉”。“母乳化”配方乳粉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制的中心思想,婴幼儿配方乳粉从无到有,产品自研制、面世,到如今婴幼儿配方乳粉相关国家法规标准多次更迭,配方研制也随着“母乳化”的深入研究而更新。
1983年由轻工部、卫生部联合发布行业标准QB869-1983《婴儿食品营养及卫生标准》。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GB 10765-1989《婴儿配方乳粉I》,GB 10766-1989《婴儿配方乳粉Ⅱ、III》,第二代婴儿配方乳粉出世,它是以鲜牛乳或羊乳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而制成的粉末状产品。
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修订并发布GB 10765-1997《婴儿配方乳粉I》、GB 10766-1997《婴儿配方乳粉Ⅱ、III》、GB 10767-1997 《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第三代婴儿配方乳粉更改配方主料饴糖为麦芽糊精(婴儿配方乳粉ⅡI),规定乳清蛋白须大于蛋白质的60%,乳糖须大于碳水化合物90%,亚油酸下限为3000 mg/100 g;增加维生素K1、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叶酸、生物素、胆碱、牛磺酸8项指标,维生素由7 种增加到了13 种;矿物质增加锰的指标,同时将铜由卫生指标改为理化指标。
在2004年春披露的大头娃事件和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卫生部于2010年发布GB 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第四代婴幼儿配方乳粉根据主料来源可分为乳基和豆基两种类型;因为大头娃事件,麦芽糊精基本上不再用于婴幼儿配方中。标准还规定所使用的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不应含有谷蛋白,不应使用氢化油脂,不应使用经辐照处理过的原辅材料。标准不仅规定了必须营养成分及其指标,也给出了可强化的营养物质,如婴儿配方食品有推荐的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有锰、硒、肌醇、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等。配方产品营养更加科学合理,功能性更加齐全,母乳化模式更进一步,与世界技术水平並驰,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2年之后,卫生部陆续公布可添加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营养物质,如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乳铁蛋白、叶黄素、核苷酸、益生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等,并规定了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
2013年新版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开展后,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始配方备案制;2013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全国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名单公布”。2014年至2015年8月,国内先后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企业数有104家(见表1),企业代工和贴牌品牌数量增加。2015年10月1施行的《中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一规定使得各个乳企增加自主品牌以及小范围差异化产品;因市场运作,出现国内婴幼儿乳粉配方数过多过滥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配方备案数多达3000多个,如圣元1个工厂就备案了184个配方(见表2),含200克、400克、800克、900克等多种不同包装形式的规格。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标准,三聚氰胺,添加剂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