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踏入修旧如旧的祠堂,触摸历经沧桑的工程蚝壳墙,感受时光的四部曲流转;体验扎染技艺,领略舞狮风采,谱好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大章独特魅力;步入路边的咖啡馆或小饭店,品味一杯香醇的村集拿铁,享受一桌美味的体经农家佳肴……随着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正迎来乡村旅游的新热潮。
如此充实而美好的旅游体验,得益于强村公司的“精心策划”。近年来,雍陌村成立了雍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资源整合、景点串联、客流引导等工作,提升了文旅产业的品质,为村集体新带来了超40万元的年收入。雍陌村的发展,正是中山市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生动例证。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中山市立足镇村资源禀赋,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倍增行动,推动农村资源资产集约化利用、加快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培育和发展强村公司,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总收入稳定增加,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至1.42:1,夯实了共同富裕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中山市立足镇村资源禀赋,已探索形成强村公司、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三资一体化平台等一批有特色、可推广的典型做法。 受访者供图
发展强村公司
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能
“如今我们的塘敢萝卜,远近闻名,不少广州、佛山的游客都慕名而来!”看到“土特产”还没出村就已经售罄,三乡镇塘敢村党总支副书记马志贤的喜悦都写在了脸上。
得益于当地松软的沙质泥土和五桂山顺流而下的山泉水灌溉,塘敢萝卜具有清甜可口、爽脆无渣的特点,平均每根就有四五斤重,但此前由于个体种植、销售模式,长久以来名声不显,收益有限。如今,塘敢萝卜远近闻名、成了大家口中强村富民的“香饽饽”,都得归功于村内的强村公司——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塘敢农业”)。
“别小看这片300亩的萝卜田,我们从农户手里将土地流转过来,将每亩租金从1000元提升到了1500元,将其打造成一个集观光、农事体验、研学的萝卜基地,通过举办萝卜节、‘花田喜事’旅游文化月等一系列活动,光是2023年就卖出了超过30万斤萝卜,年营收超48万元。”塘敢农业负责人郑海荣介绍。
由村出资51%、私企出资49%的塘敢农业,除了带动乡村游、亲子游等业态发展,还提供塘敢萝卜选种、施肥、浇水等全过程服务,并以合理的价格统一收购再销售,萝卜每斤的价格从过去的1.2元左右提升到了2.5元至3.5元。“我们计划继续延伸‘萝卜+’产业链,一方面开发塘敢萝卜副产品,另一方面组建研学团队,打造‘塘敢研学’品牌。”郑海荣说。
强村公司的成立,带动了“塘敢萝卜”出圈,也促进塘敢村乡村游、亲子游等业态发展。 受访者供图
如今,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类似塘敢农业等一批“强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山涌现。据统计,中山市现有强村公司143个,涵盖全市19个镇街,形成村集体独资,村集体与镇街、国资公司合资,村集体通过项目合作联合出资等多种组建模式,遍布资产经营、社会服务、生产销售、工程承揽、资本投资等多个领域,带动富民兴村成效明显——2023年以来,中山新成立“强村公司”27家,对应的24个村(社区)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为7.79亿元,较2022年增加2亿元,增幅达34.59%。
每天清晨和傍晚时分,雍陌村村民郑合超、许贞贞夫妇都会来到位于郑观应故居附近的雍义堂,带领村民开展舞狮、洪拳等一系列南派武术训练。雍义堂是他们于2023年6月返乡后在村内租赁而起的醒狮工作室。“回到‘家门口’开店,看中的正是强村公司成立后村里越来越好的文旅发展前景。”郑合超说。
越来越多村民返乡开店,看中的正是强村公司成立后村里越来越好的文旅发展前景。 受访者供图
坐拥郑观应故居、岐澳古道、中山温泉等特色景点,雍陌村虽然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但长期以来,以土地、房屋等物业为主要资产形态的租赁经济仍为村集体经济的主导。如何盘活村庄资源,改变对传统地租经济的依赖?
文旅产业是发展关键词。但若缺乏统筹主体,乡村文旅或许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立强村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由专业的人来运营统筹村内闲置资源,让乡村产业发展从‘输血’到‘造血’转换。”雍陌村第一书记阮钢辉告诉记者。雍陌村文旅资源的有效开发推广,就是强村公司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缩影。
“我们盘活村内闲置民居、古旧建筑,将村内5间闲置民宅改造为12间客房、庭院、茶室。”雍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经理郑金祥介绍,其所在的公司是由中山市中汇集团、镇属资产公司、村集体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的文旅公司,以打造“美宿·雍陌”民宿项目为核心,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专业化运营,并由职业经理人团队开展实操培训,逐渐培养形成本地专业化民宿运营队伍。与此同时,通过“民宿+”模式,强村公司与雍陌村合作,统一改造了沿街建筑,引入餐饮店、艺术工作室等业态。如今,雍陌村不仅有了网红餐厅、茶室和咖啡馆,还有不少历史文化打卡点和民俗研学机构。
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的古街巷。
“现在来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不少人经过都会来问有没有纪念品可以出售。”许贞贞说。如今,一走进醒狮工作室,就能看到门口的玻璃柜台里摆满了舞狮摆件、横幅等等周边产品。
许多中山市民与外地游客都来到雍陌村逛一逛,挑选一些纪念品或伴手礼。
强村公司的成立,是雍陌村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一剂良方。一连串的数据证明了此举的有效性:2022-2023年“美宿·雍陌”连续两年入选中山市特色民宿,是当地入住率最高的民宿,同时带动就业创业116人。除民宿以外,全村的新业态达到14家,赋能村集体每年增收超44万元,村民每年可获租金收入27万元。
乘“工改”之风
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嘉隆置业科技园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纳税将突破4000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从550万元增加到1260万元。”眼看着一片低效益锌铁棚变成受市场青睐的高标准厂房,原来的村级老厂房蝶变为科创园,古镇镇海洲村党委副书记袁锦明信心满满地说,“目前一期的10栋厂房已经全部被企业预定!”
海洲村是中山市最早开发工业的村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建有工厂,生产出古镇镇第一盏商品灯。然而时过境迁,老旧、狭小的厂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求,土地资源开发到达了“天花板”,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经济增长受限,这也让海洲村前些年的工业物业租金收入逐渐走低。破解土地瓶颈难题、拓展发展空间成为海洲村等中山先发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海洲村的变化源于一场在全市村镇层面开展的“工改”。从完善用地手续、给予补偿到拆旧建新、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工改”是一场为新产业腾空间的“二次创业”,通过对低效工业园进行“腾笼换鸟”,推动实现“土地再解放、产业空间再造”。近两年来,中山超过3.4万亩低效工业用地得到整备,大批用地手续得到完善,老旧锌铁棚蝶变为现代化厂区,为全市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高质量的空间支撑。
与此同时,为“工改”配套的一系列更开放、完善的政策,以及项目所引入的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打开了更多创富增收的思路,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模式的物业收租,能够在更大范畴内吸纳“工改”释放的红利。
海洲村的蝶变并非个例。走进五桂山街道,首个村企合作的“工改工”项目正在火热开建中。对于桂南村而言,这是一项促进村集体收入提升的“民心工程”。通过村企合作“工改”后,桂南村不仅能获得土地补偿款,还能让低效厂房变身为6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厂房面积翻了3倍,年租金也随之翻番。
来到中山沙溪镇,超8万平方米的思诺得智能制造工业园已经正式落成。该项目地块上曾是一片单层低矮锌铁棚,通过“工改”,从过去年产值不足8000万元的低效用地迎来了年产值超5亿元的“凤凰”企业,实现从破旧荒凉的锌铁棚到生机蓬勃的高标准现代化厂房的“华丽蝶变”,带动该地块的年集体收入由60万元大幅提高至超300万元。
打造“三资”平台
首创市级统管共治模式
“海洲村有4000多宗村集体资产,过去村里配备了3个资料员,负责资产信息管理,所有的资产租赁信息都存放在村里的档案室,要找一个物业的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物业管理非常烦琐,甚至有些物业租期到了,也会忘记续约收租,还有不少物业被遗忘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海洲村党委副书记袁锦明告诉记者。
袁锦明的烦恼并非个例。农村集体“三资”作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关乎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在中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达2136个,农村集体资产价值逾600亿元,守住、管好农村集体“三资”,是推动中山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中山紧扣资产底数、资产交易、资产监管三大环节,打造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以下简称“三资”平台),首创了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市级统管共治新模式,实现集体资产的高效能管理、高效率运营、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集体经济牌。
中首创了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市级统管共治新模式。 受访者供图
只要打开中山市“三资”平台,全市各地商铺、仓库、厂房、地块的出租信息一目了然。这些挂在网上的交易公告中明确显示了权属单位、交易底价、占地面积、资产地址,并附上清晰的照片,农村集体优质资源资产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发挥最大价值。“交易上平台后吸引了市内外的商家投标,有意向的人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参与公开竞投。”袁锦明说。
截至目前,中山23个镇街100%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全面纳入一体化平台进行管理,借助平台农村集体资产财务“一张图”系统功能,对集体所有的资源、资产、资金全面清查摸底,统一资产编码和数据标准,进一步理清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情况,逐步实现农村资源资产动态化、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自从使用三资平台以后,所有的资产交易数据都在系统存放,并且非常便捷就能查找到历史物业信息,村里有多少资金、资产、资源,盘活利用情况一目了然。”袁锦明表示。
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一体化平台完成交易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3365宗,成交金额30.7亿元,网上竞投交易平均溢价率18.2%。除此,增加挂牌交易方式,简化交易流程,大幅提升集体资产的经营效率,目前通过挂牌成功交易138宗,交易金额超6200万元,农村集体资产效益大幅提升。
镇内强弱结对
推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中山也不例外。为破解这一难题,作为中山深化改革的“先锋”,小榄镇率先发力,启动党建引领结对帮扶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依托2家镇属集体企业和11个经济较强社区组成6个帮扶小组,每年投入100万元,结对帮扶胜龙、坦背、太平等6个经济薄弱村,从基础设施、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帮扶,实行驻点部门单位跟踪指导的工作机制,致力打造全省“百千万工程”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样本。
“以前我们村的收入在全镇属于中下水平,日常保洁等支出压力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小榄镇益隆村党委委员何健章说。在小榄镇结对帮扶项目的引领下,竹源、绩东一、九洲基三个社区每年向益隆村提供100万元帮扶资金,从公共场所升级、道路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人才振兴等方面进行了帮扶。
在小榄镇结对帮扶项目的引领下,益隆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建设、产业振兴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受访者供图
位于益隆村村口的益隆农贸集市最初是一处自发形成的乡村集市,自结对帮扶项目启动以来,竹源、绩东一、九洲基三个社区对市场进行改造,打造规范化的乡村农贸市场,也有效提升了市场的产值。“提档升级后的农贸市场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50万元,而且解决了一大批村民就业问题。”何健章介绍说。
推动集体经济均衡发展,一个村都不能落下。如今,行动实施踏入第三年,帮扶成效初显,为“百千万工程”先行先试提供“小榄实践”。据统计,2021年,6个被帮扶村的村一级集体经济收入合共2637.48万元,仅占全镇29个村(社区)总量的1.15%。2023年,6个被帮扶村的村一级集体经济收入合共约3384.19万元,同比增长12.4%,相比2021年增长约28%。结对帮扶成效显著。“村里最显著的改变是营商环境提升了,更多人愿意留在益隆,村民的幸福感也大大提高。除了资金帮扶,我们还学到先进社区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在一些工作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何健章感慨道。
相关阅读 >>>
【撰文】林伊晴
【来源】南方农村报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