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根据AMMI2双标图上品种垂直投影的马铃长短,可以得出该品种在这一环境中交互作用的薯高世代大小,如果投影是无性在连线上或穿过环境的外延线上,品种在该环境交互作用为正。系铁品种在连线上的含量投影离原点越远,正交互作用就越大,稳定性如投影落在穿过原点的及广外延线上,品种在该环境交互作用为负,义遗离原点越远,传力负交互作用就越大。估算由图2可知,马铃V16在E1环境中有较大的薯高世代正交互作用,而V1在E2和E3环境中有较大的无性正交互作用;V16在E2和E3环境中有较大的负交互作用,而V1在E4环境中有较大的系铁负交互作用。
以铁含量和Dg值平均值为坐标原点,含量铁含量为横轴,Dg值为纵轴作图3。当品种(系)的图标位于第四象限时,代表该品种(系)的铁含量高且表现稳定,当品种(系)的图标位于第二象限时,代表该品种(系)的铁含量低且表现不稳定,其他属于中间型。由图3可知,V15、V8、V9、V12、V14和V20的图标位于第四象限,说明这6个无性系的铁含量较高且稳定性表现较好;V6、V3、V4和V16的图标位于第一象限,说明这4个无性系铁含量高但稳定性表现较差。
广义遗传力是指所有遗传变异占总表型变异的百分数,其不能预测对有性繁殖后代进行选择时的遗传进展,但能预测在一个分离群体中进行个体选择的遗传响应。由表4可知,以品种(系)铁含量的均值为单位,铁的95%置信区间为0.24~0.82,广义遗传力估值为0.61。
马铃薯在生物强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其产量高,并在某些地区,特别是某些贫穷落后地区,可作为主粮。另外,马铃薯块茎含有其他主要粮食作物所没有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元素的吸收。本试验21份材料铁含量变化为61.217~101.810μg/gDW。Dalamu等对印第安13个品种(系)的铁含量进行评价,变化为19.28~63.94μg/gDW。Burgos等对6个栽培马铃薯的类群,共37份材料通过两个地点进行了铁含量的评价,变化为16.00~33.05μg/gDW。Brown等在3个试验,共36份材料对铁含量进行评价,变化为16.10~62.60μg/gDW。Haynes等以‘大西洋’为试验对照,评价了17份四倍体和二倍体的杂种后代的铁含量,变化为41.50~53.00μg/gDW。廖虹等共评价了84份马铃薯品种(系)的铁含量,变化为25.43~276.63μg/gDW。综上得出,马铃薯铁含量的变化范围大小不一,这可能与试验材料的多少和试验材料的遗传背景有关。
Brown等发现,在WesternRegionalRusset和WesternRegional/Specialty/RedSkin两个试验中铁含量存在G×E互作。另外,其他研究者亦发现铁含量存在G×E互作,本试验研究结果与他们的一致。但Brown等在Tri-State试验中没有发现G×E互作,这可能与研究者所用的材料和试验地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的不同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对马铃薯块茎中铁含量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时,要进行多年多点的评价,筛选出马铃薯块茎中铁含量高且表现稳定的马铃薯新品种。本试验马铃薯块茎中铁含量的稳定性分析采用AMMI模型,两个IPCA轴共解释G×E交互作用的99.96%。本试验19份无性系中选出铁含量相对较高且表现稳定的无性系6份,分别为‘N11-50-37’、‘N10-24-2’、‘H04-3-18’、‘H04-7-23’、‘N11-51-3’和‘N12-39-19’。
本试验估算马铃薯铁含量的广义遗传力0.61,这与Brown等在WesternRegionalRusset和WesternRegional/Specialty/RedSkin两个试验中估算马铃薯铁含量广义遗传力0.64和0.76大小相近,比Haynes等估计的马铃薯铁含量广义遗传力为0.49略大一点,但都与零差异显著。Brown等[19]在Tri-State试验中,所估计的广义遗传力为0.00,与零差异不显著。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不同试验中马铃薯铁含量广义遗传力估值相差较大,这可能与研究者所用的材料和试验地中矿质元素含量的不同有关。
马铃薯块茎铁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且差异显著。马铃薯块茎铁含量G×E互作显著,但仍然可以选出铁含量高且表现稳定的无性系。马铃薯铁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估值为0.61,与零差异显著。根据前人研究结果与本试验研究结果认为,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筛选出铁含量高且稳定的马铃薯新品种是可行的。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马铃薯,铁,维生素C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