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新时期发展有机循环农业已引发业界重视,因地有机其是制宜传统有机农业与现代循环农业的结合体及其升级版。该文提出了把握绿色发展内涵,推动构建有机循环农业发展体系的循环观点;阐述了注重把握发展趋势,促进有机循环农业转型升级的农业思路,探讨了立足绿色振兴要求,发展强化有机循环农业发展对策。干思
众所周知,因地有机绿色农业是制宜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推动指遵循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与操作标准进行生产,循环并以“绿色洁净场地”“绿色生产技术”“绿色优质产品”为主要内涵的农业生产体系。就发展意义而言,发展生态农业、干思有机农业、因地有机循环农业等生产方式都包含其中。很显然,绿色种植业与健康养殖业生产需要涵盖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是以绿色产品为核心的高优生产体系与经营管理方式。绿色农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绿色产品,而绿色产品需要经生产过程与质量安全认定,只有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允许安全、优质农产品使用绿色标志(通常称之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因地制宜推进有机循环农业发展,其目的在于探索新的生产模式与管理机制,力求扭转由于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的种种弊端与被动局面,促进常规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良性循环机制的优高农业转型升级。
1把握绿色发展内涵,构建有机循环农业发展体系
1.1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农业运作包括多种形式,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的生态循环农业则是主要生产模式,其中也包含面积较小的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那么生态循环农业与有机循环农业有什么差别呢?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传承传统农业成功经验、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管理手段而构建的绿色生产与经营管理体系,并能获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且生态效益显著的高优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讲求物种合理组合与优化种养结合,充分利用动植物天然免疫能力,有效发挥农地净化保育功能,同时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防控动植物病疫和农地贫瘠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循环农业既是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良好效益兼顾的农业综合性生产模式,又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具有高效性、先进性、有序性的农业系统工程与集成生产体系。有机循环农业不同于常规农业,在不施化肥与农药基础上,注重农牧结合与循环利用废弃资源,力求保护土壤、水源和空气不受污染;它是传统有机农业与现代循环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既要保持其施有机肥、立体种植、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等优良传统;又要通过良种培育、农地轮作、农牧结合,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
打造新时代的绿色农业综合体,需要解决农业生态结构、食品安全、土壤培育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人们对有机循环农业还大多停留在简单组合的认识上。一般认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等于做有机农业”,有人认为“施有机肥”等于做有机循环农业,还有人认为“传统小农耕作就等于有机农业与循环农业结合”,这些都是过于片面且不够科学的理解。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有机循环农业?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机循环农业产业化呢?按照国家有机农业标准(GB/T 19630.1-2011)的定义,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并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构建并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在生产中不用基因工程种子、农药、化肥、调节剂、添加剂等物质,采用有利于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的一系列农业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与生产模式。在这个定义中,后半句“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是有机循环农业的关键所在。而“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及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则是表面的硬性要求。事实上,可持续的循环农业生产体系本身就已排除了外来化学投入品,因为化学投入品往往是不可持续和不稳定的,且不能够达到循环。就狭义概念认识,有机循环农业本不需要任何外来的投入品,依靠体系内生物之间的自然循环即可。当然,目前的有机循环农业标准是允许使用符合有机生产外来的投入品。例如,一个地方的牧场生产的有机肥,可以被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有机农场使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有机生产体系形成的难度。反过来说,要实现狭义上的有机体系循环,只有进行有机养殖和有机种植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驱动。总而言之,有机农业体系强调依赖于自然和生物之间的循环,即农业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来实现可持续的投入产出。因此,有机农业基本要求是不使用化学投入品,其重点是在“建立有机农业体系”。只有在得到认证的有机农业体系之下生产的农产品,才能够被称为“有机农产品”,单单使用有机肥而不配套其他技术措施是难以形成持续循环有机农业体系的。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海峡科学》2020年5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
相关链接:结合,安全,种子,平衡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