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麻黄常用药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三)

发帖时间:2024-12-23 11:39:29

4 寒热相制之麻黄与生石膏

4.1 传统功效运用

麻杏甘石汤最先见于《伤寒论》,麻黄以麻黄为君,石膏为臣,常用成分意在以麻黄之辛温,药对药理透邪外出,化学并宣肺平喘,作用展重用石膏之大寒以清泻肺金实热,究进使肺热外得麻黄之辛以发之,麻黄内得石膏之大寒以清之。常用成分此所谓外透内清,药对药理表里并解矣。化学两药相伍,作用展寒温并用,究进辛散其外,麻黄甘寒内清,常用成分表里同治。药对药理

4.2 麻黄-石膏配伍比例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梁艳妮等[28]通过分析麻黄-石膏药对不同比例配伍(1∶1,1∶2,1∶4)主要成分溶出量的影响,发现该药对会抑制麻黄及石膏中Ca2+溶出,提高微量金属离子析出。麻黄和石膏以1∶2比例配伍对麻黄碱及伪麻黄碱的溶出具有抑制作用,以1∶4比例配伍能促进其溶出,但溶出量不增加。对麻黄与石膏配伍后有效成分溶出量影响的是石膏中的微量元素而非Ca2+。见表4。

表4

4.3 麻黄-石膏配伍药理作用

麻黄-石膏配伍后,石膏可提高伪麻黄碱的达峰浓度,延长甲基麻黄碱的体内滞留时间,从而实现对麻黄平喘的增效作用,对去甲基麻黄碱和麻黄碱的减毒作用,验证了麻黄与石膏合用相反之中寓相辅的配伍原则。替代石膏与麻黄配伍,退热及抗炎作用不佳,表明麻黄、石膏配伍共煎过程中,药对中微量金属离子与相应主要成分形成某种稳定或者不稳定的络合物,实现了协同增效。

4.3.1 解 热

麻黄-石膏药对按一定比例(1∶1,1∶2,1∶4)配伍能改善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异常代谢状态,干预作用与调节机体对应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有关,且麻黄-石膏药对以1∶2比例配伍的解热作用最佳,持续时间最长,两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4.3.2 平 喘

麻黄-石膏药对以1∶2比例配伍时,其平喘作用最强,优于同等剂量下的单味麻黄或石膏。

4.3.3 肺热咳喘

1∶5比例的麻黄-石膏药对可明显改善肺热咳喘证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作用机制与降低炎性反应状态、改善肺通气功能有关,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良效。

4.3.4 小儿遗尿

以麻黄和石膏为主药的麻杏甘石汤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提壶揭盖,开郁利水,助膀胱气化而尿频自止,可以用来治疗小儿遗尿,作用机制与麻黄兴奋大脑皮质和皮下中枢神经、增加膀胱肌肉张力有关。

5 散补兼施之麻黄与甘草

5.1 传统功效运用

麻黄-甘草药对的配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名甘草麻黄汤,治“里水”;后世骆龙吉的《内经拾遗方论》中,名麻黄甘草汤,宣肺利水,治“寒客皮肤,令人肤胀”。《黄帝内经》治水肿之法,所谓“开鬼门”也。肺主肃降,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能。两药合用,宣肺解表,平喘利水,祛痰止咳,用于治疗风水肿胀、小便不利、咳嗽气喘等症。

5.2 麻黄-甘草配伍比例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赵杰研究了不同配比(12∶3,12∶6,12∶12)麻黄-甘草水煎液中各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以物质基础变化来阐述药理效应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甘草用量的增加,麻黄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以及甘草中的甘草酸及甘草苷含量均下降,以麻黄-甘草药对12∶12配比时各化学成分下降最为明显。

5.3 麻黄-甘草配伍药理作用

麻黄和甘草配伍能够提高去甲基麻黄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体内的吸收及分布,较好地实现动物模型组织中麻黄类生物碱的积累,发挥减毒、增效之功效。麻黄-甘草以12∶6配比可提高麻黄类生物碱的相应生物利用度,提升药物疗效,增强药理作用,此配比恰为甘草麻黄汤中麻黄-甘草的药对配比;麻黄-甘草以12∶3配比侧重于减毒,以12∶6和12∶12配比则侧重于增效,与甘草调和诸药不谋而合。另外,麻黄与甘草配伍以后,产生沉淀,能够抑制彼此有效成分的溶出,可能与甘草中的有机酸和麻黄中的生物碱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进而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有关。

5.3.1 抗 炎

麻黄-甘草按12∶6配比具有较好的抗炎药理活性,两者有协同作用。麻黄与甘草配伍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炎症,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向经典活化型方向偏移、减少一氧化氮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有关;麻黄-甘草药对抗急性炎症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抗慢性炎症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有关。

5.3.2 解 毒

麻黄-甘草药对具有的解毒作用可能与甘草酸、甘草次酸和甘草苷能够实现在体内平均滞留时间的延长有关。甘草酸是甘草发挥解毒作用的主要成分。

5.3.3 平 喘

麻黄-甘草药对提取物能够通过抑制支气管上皮间质转化来缓解气道的炎症状态,改善气道重塑,从而发挥对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

5.3.4 利 尿

麻黄-甘草药对利尿的作用机制与能促进K+排泄、抑制Na+排泄有关。

5.3.5 抗过敏

麻黄-甘草药对可能通过下调辅助型T细胞2,纠正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平衡来缓解过敏性疾病。麻黄-甘草配伍可以治疗辅助型T细胞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具有抑制过敏性炎症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分泌有关。

5.3.6 调节免疫

麻黄-甘草药对及其单体的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与促进静息和活化状态的脾细胞增殖、调节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平衡有关。

5.3.7 抗水肿

麻黄-甘草药对治疗水肿的10个蛋白靶点主要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来发挥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治疗水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6 讨 论

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麻黄的常用5个药对对有效成分产生的影响、具有的传统功效及药理作用,发现药对按比例配伍后,有效成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进而实现减毒、增效的作用。①麻黄-桂枝进行配伍后,能显著提高桂皮醛和桂皮醇的生物利用度,强化麻黄类生物碱较好地分布在肺组织中;②麻黄-附子依据不同的比例进行配伍,可有效抑制溶出两者的有效成分,提升麻黄生物碱和苯甲酰乌头原碱的生物利用度,新生成酯型生物碱;③麻黄-杏仁配伍后,苦杏仁苷含量增加,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差向异构生成L-苦杏仁苷;④麻黄-石膏配伍后,石膏中的微量元素影响有效成分溶出量;⑤麻黄-甘草以12∶6配比可提高麻黄类生物碱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疗效。麻黄在药对不同的配伍环境中能够发挥相应的功效,实现相应的药理作用。其中,麻黄-桂枝药对中,麻黄解表,散风寒,具有解热、镇痛、抗感冒、保护神经元的作用;麻黄-附子药对中,麻黄解表温阳,具有抗炎、镇痛作用;麻黄-杏仁药对中,麻黄宣肺止咳平喘,具有祛痰、平喘作用,对小儿过敏性鼻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有疗效;麻黄-石膏药对中,麻黄泻肺热,止咳喘,具有解热、平喘作用,还可以治疗小儿遗尿;麻黄-甘草药对中,麻黄宣肺解表,平喘利水,祛痰止咳,具有抗炎、平喘、解毒和利尿作用,还可以调节免疫和抗水肿。

目前,有关麻黄药对方面的研究不多,也不深入,其他相关的常用药对如麻黄-白果、麻黄-白术、麻黄-五味子等缺乏相关研究;此外,配伍后,协同增效方面的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麻黄其他药对相应化学成分、配伍的物质基础,以及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医研究》2021年3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石膏麻黄碱一氧化氮桂皮醛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