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王女士去年在法国旅游时买了一款Lancel挎包,年中年正回家后越看越觉得不适合自己,国手万元的奢侈包送人实在舍不得,闲置着又可惜,品店最后决定拿到二手奢侈品店寄卖。增幅
像王女士这样,年中年正中国消费者购买的国手奢侈品不少因为冲动消费、喜新厌旧或闲置不用等原因流入了二手市场。奢侈
据财富品质研究院的品店统计,去年中国人相当于买走了全球47%的增幅奢侈品,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大客户。
有买进就有卖出,年中年正目前中国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国手奢侈品总量约有3000亿元人民币,并呈现每年20%左右的奢侈高速增长态势。二手奢侈品店从2012年的品店512家增加到2013年的823家,增幅37.8%,增幅市场布局也开始从一线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奢侈”遇上“二手”,二手奢侈品市场虽呈扩容之势,但也有其成长的烦恼。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指出,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最近两到三年刚刚起步,无论从消费心理还是经营方式来看,都“相当不成熟”。
面子心理
在位于北京建国路华贸中心商业街二手奢侈品店米兰站里,众多LV、Hermès、Prada、Burberry等一线品牌的包袋和配饰陈列整齐,店内暖色调的灯光和精致的装潢,使这些二手货品看起来依旧奢华。按照货品的新旧程度,价格一般是原价的5-8折。
顾客李小姐是初入职场的白领,她对记者说,购买二手奢侈品是不得已的选择。自己财力有限,没有奢侈品傍身,在同事面前特没面子。
“反正奢侈品这东西,也只不过是装饰给别人看的。”李小姐说。她刚逛过一圈邻近的奢侈品门店,觉得还是二手店更实惠。“运气好的话,能在这儿淘到物廉价美的好东西,只要自己不说,没人知道是二手的。”
店员告诉记者,来店里购物的大多是年轻人。因为工作和个人原因,他们需要购置奢侈品作为“行头”撑门面,但是又缺乏财力,价格相对较低的二手奢侈品就成为他们的选择。品牌辨识度高的通行款最受欢迎,如LV、Chanel的包。
财富品质研究院《2013中国二手奢侈品报告》指出,80后成为二手奢侈品最主要的消费群体。但这一群体整体收入偏低,持续消费力不稳定,对价格的敏感使他们很容易转化为超A类奢侈品也即假货的消费者。
而对于二手奢侈品的经营者来说,这是个具有双刃剑的客群,进一步拉低交易价,压缩利润空间,并成为随时可以离开的跳槽客户。
当然,二手并不意味着绝对便宜,米兰站还有不少限量版或纪念款的商品,如Hermès的Birkin包,它们通过二次流通渠道而来,标价也没有高于市场价格。据店员介绍,购买这类商品的大多是奢侈品收藏者或有送礼需求的顾客,自用可以彰显身份,送礼则有品位有面子。
二手新品
在面子心理影响下,顾客更青睐二手新品。
根据米兰站的2012年报,按照尚未使用产品和二手产品划分,未使用的占到57%,二手只有43%。可见消费者去二手店也是以购买新品为主。
“我不太能接受旧二手货,虽然经过打理,品相还不错,但别人用过的,心里总感觉别扭,还不如多花些钱挑个新的。”顾客赵小姐说。
目前二手奢侈品店一般有两种收货方式。一是店方现金买断,包的品牌、成色决定价格;二是顾客寄卖,店方抽取售价10%~20%的佣金,若未售出可撤卖。
北京建外soho的二手奢侈品交流店V2的店主杨旭告诉记者,如果选择寄卖,有些国内认知度不高的品牌或者已经颇有“使用感”的二手品会滞销,寄卖的旧货太多还会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而现金买断的方式则更倾向于全新畅销款,这样更利于商品流通和资金回笼。
“我们店主要收全新和八九成新的货,八成新以下的基本不收。店内售出的货品80%都是全新的。”杨旭介绍。
“欧美、日本甚至中国香港,二手奢侈品产业兴起较早,消费者观念较成熟,认为二手旧货既经济又环保,这和内地消费者观念有很大差别。”杨旭说。
对此,周婷表示,现阶段由于国内消费者心理不成熟,二手新品的确是让二手交易流通起来的方式,很多经营者也认为这是对二手消费者最大的吸引力。
“但做新品奢侈品,是二手市场最没有出路的选择。”周婷直言。
她解释,如果二手经营者的新品直接冲击了奢侈品牌门店的现有价格体系,品牌可能会调整自己的价格体系或走法律途径进行反击。这种经营方式是不能持久的,靠相对低价走新品的二手店将生存堪忧。
买还是租
要用上二手奢侈品,除了买,还有另一个更经济的方式:租。
V2店里,记者满眼都是大牌箱包,只有少量的首饰和腕表。
杨旭表示店里二手奢侈品买卖生意,主要是在箱包上,租赁也不例外。V2商品的租价是奢侈品售价的3%,必须先预付相当于该商品全价的钱款作为押金。
许小姐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奢侈品“租客”。她需要经常出席各种商务场合,她认为,与其跟着场合不停购买,不如每次租一个,经济实惠。
她挑了一款Chanel晚宴包,对记者说:“平时自己买的话,一般都会挑经典款或通行款,不会买用途有限的宴会包,而这种包用租的方式很划算。”
杨旭总结,月入万元,时尚前卫,精打细算的年轻白领,是二手奢侈品租赁市场的主力军。“当年轻人暂时没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就转为租用,临时享受一下它的使用权,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消费方式。”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二手奢侈品租赁虽然提高了奢侈品利用率,但带来的问题就是折旧。有时,一个包出租几次就不好再卖了。由于磨损率和折旧费难以和租客达成一致,加之奢侈品维护成本高,店里不会出租全新货品,租期最多三天。
杨旭表示,大多数中国人由于传统心理,更喜欢物品所有权,宁可攒够钱去买。租赁业务只占店铺营业份额的3%,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寄卖。
鉴定真伪
不管新品还是旧货,买或是租,与品牌专柜奢侈品不同,二手奢侈品困扰顾客的关键在于:鉴定真伪。
“我自己辨别能力有限,专柜也不给二手货提供验货服务。尽管店家信誓旦旦保真,但买的时候心里真挺忐忑的,生怕为了贪一点便宜而买到了假货,这样就太不值了!”汪小姐告诉记者。她在结账处仍然翻来覆去查看着选中的一款包。
据《2013中国二手奢侈品报告》,二手奢侈品市场假货可见度非常高,新品旧品都存在假货现象,甚至商家也存在知假售假的情。LV、Gucci、Chanel等是市场上假货可见度非常高的品牌。
对此,周婷表示,规模相对大的企业,如寺库、米兰站,虽然拥有严格的鉴定规定,但都是企业自己设立的标准,而不是行业准则;小二手店鉴定则大多是依靠经营者的经验。
她指出,专业奢侈品鉴定和保养维修人员是目前最缺乏的人才类别,国内暂时没有机构承认奢侈品鉴定师的鉴定效力,且二手奢侈品行业国家监管尚属真空,消费者维权的难度很大。
前景乐观
虽然成长路上有烦恼,但对于二手奢侈品产业前景,周婷仍表示“相当乐观”。
财富品质研究院调研发现,一线城市的二手交易意愿相对强烈。60%的北京受访者表明需要将手中的奢侈品变现,这是由于厉行节约和反腐之风使得不少奢侈品变成闲置品,等待被二次出售,而二手奢侈产业并没有收到国家政策性大环境的影响。
“一线城市主导,二三线城市扩张”成为二手奢侈品的主要市场布局。一线城市奢侈品消费渐趋理性,二手消费观念逐渐获得认同。未来随着整个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长足发展,二三线城市二手奢侈品产业前景看好。
周婷解释,二手市场要做出规模,首先需要调动零散的货源。目前中国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存量达3000亿元人民币,但仅仅形成了30亿的产业规模,可供盘活的存量还很大,随着交易意愿的上升,这块存量迟早会被抛到市场上。
再者,周婷认为,世界奢侈品牌在国内只注重在消费终端增设专柜的数量,而忽视了售后服务网点的建设。二手奢侈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是电商成为奢侈品二手流通的主要渠道,线下将成为服务中心。
“国内二手奢侈品企业如果能够加强综合性服务,如鉴定、售后、保养甚至受损部位的再创造等,便可以弥补奢侈品牌客服能力不足的短板,通过服务平台增强客户信赖度和消费忠诚度。”她表示。
标签:奢侈品|37.8%|消费者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